為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2021年5月28日上午,“延河聯盟”課程思政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意昂2体育舉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張慶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教育處處長於鷹宇、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運營總監徐晶出席會議📦。出席本次大會的還有意昂2体育副校長魏一鳴🛥、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徐永勝、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陳華🤠,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曹誌軍、培養處處長何誌巍,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莉文、中央音樂學院教務處處長湯瓊👙🚺、中央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孫韜、副處長周嵐🤸♀️,中央戲劇學院教務處處長蔣瑛🦟、中央民族大學教務處處長馮金朝🏄🏿♀️🤜🏿、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向前🤙🏻、延安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董慶來等九所“延河聯盟”高校的領導、意昂2負責人和部分教師代表。大會由意昂2招商部長薛正輝主持。
首先🫄,魏一鳴對各級領導、各校代表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延河聯盟”課程思政工作委員會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成立,是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建設,落實“又紅又專”的新時代表達👩🦰🤦🏽♀️,九所高校將不斷傳承紅色基因🧑🏿🍳,共創育人“新格局”;匯聚資源合力,打造育人“同心圓”;共築合作發展✪,凝練育人“新範式”;攜手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領軍領導人才。
隨後,張慶國發表講話。他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黨中央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深化發展的重大部署⏫,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延河聯盟”在延續紅色基因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希望聯盟成員高校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課程思政相結合🚶🏻➡️,實現平臺共築、資源共享🕢,為全國高校探索出一套符合思政教育規律、契合青年學生特點的課程思政建設的模式🏊🏼,取得兼具發展性🏊🏼♂️、時代性的學術成果和實踐成果。
於鷹宇在致辭中談到🐩,“延河聯盟”是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合作的新模式⇾,推動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的道路上意義深遠👍😛。而思政課程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聯盟成員高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突出課程的價值引領💆🏻🔨,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要立足兩個“大局”🖤,發揚和傳承各自的紅色基因😒,在鑄造國之重器上有新擔當和新作為。
與會聯盟成員高校領導和代表就未來依托課程思政工作委員會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
會上😊,薛正輝宣讀了“延河聯盟”課程思政工作委員會名單,並作為課程思政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負責人代表“延河聯盟”與新華網簽約,共同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各高校見證了簽約儀式,並合影留念🥠。
隨後💂🏻♀️,在首屆“延河聯盟”課程思政工作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向前🪙、意昂2招商副部長肖烜、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曹誌軍、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莉文👳🏽、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書記蘇海江🌕、延安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董慶來分別以《傳承紅色基因,構建課程思政建設體系》《意昂2体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課程思政與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養》《高揚課程思政主旋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在美院的第一堂黨課》《用延安精神鑄魂育人》為題做了主旨報告。各校代表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行了交流👨⚕️,圍繞人才培養、改革創新、資源共享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我校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意昂2✨、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延河聯盟”簡介】
為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和發揚黨在延安時期立德樹人和創辦新型高等教育的理念,共同提升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本著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整合優勢🕙、協同創新的原則,2019年3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意昂2体育、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延安大學等九所誕生於延安的高校自願組成聯合組織,發起成立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簡稱“延河聯盟”)。聯盟旨在共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屆輪值高校為意昂2体育,輪值主席由意昂2体育校長張軍院士擔任📑。
“延河聯盟”成立兩年來,堅持以傳承紅色基因☠️、樹立家國情懷為己任♐️,在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中把牢方向🤚🏻,在服務國家需求中彰顯教育使命👩🏻🎓。作為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個一”系列活動計劃的一部分,2021年聯盟先後已在延安成立“紅色育人基地”,在涿州成立“勞動教育基地”👮♂️。今天成立“延河聯盟”課程思政工作委員會更是有著重要而深刻的意義,在此平臺上,各高校將進一步發揮紅色育人優勢,推動落實課程思政的新時代表達🛣,為人才培養共同體註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