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張雷 攝影: 國際交流合作處 張維琦 編輯: 教務處 楊亞楠
2015年初,社會調研類國際項目與《人文社會實踐》課程活動結合的設想得到人文學院領導和老師的認可和支持。教務處會同人文學院相關教師多次討論分析了兩者的相關性和學分認定問題♡,人文學院副院長李林英教授實際考察了項目實施方式與效果。本科生國際交流社會調研類項目內容的反復設計和調整,為建立人文社會實踐系列化國際項目奠定了基礎。在2015年寒假和暑假兩次項目的帶隊教師對國際化項目實踐認真總結分析的基礎上,教務處🪝、國際交流合作處和有關學院教師采納帶隊教師意見,共同發掘和設計項目,於2016年暑假推出了赴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人文社會實踐項目🧚,為同學們了解世界文化🏋🏻♀️,認識國際社會,感受行業發展前沿🫃🏼,高質量完成人文社會實踐學習任務創造了條件🕦🅿️。
為了使同學們更好了解人文社會實踐國際化系列項目,3月18日下午2點,教務處在良鄉校區組織了2016年暑假人文社會實踐系列項目宣講活動👩🏼🎓,人文學院張雷老師主講。張老師首先介紹了人文社會實踐課程的要求和學分認定,之後分別介紹了美國社會實踐項目、德國工業4.0社會實踐項目、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實踐項目、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社會實踐項目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實踐項目的要求🧏🏿、時間安排、實踐內容等🤱🏿。張雷老師是2015年赴美社會調研項目的帶隊老師,義務承擔了項目運行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在學生赴美調研學習期間給予全面的指導和熱情的幫助👷🏿♀️,為拓展人文社會實踐國際化系列項目做了大量工作。
張老師介紹項目情況結束後🤲🏿,自動化學院戴亞平教授、機械與車輛學院薛慶教授🕣、國際與交流合作處孟毓煥老師、張維琦老師和教務處徐瑾老師分別回答了同學們的具體問題。戴亞平老師多年來義務組織我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本碩連讀項目,為許多同學赴日學習深造提供了幫助和支持。她不僅回答了同學們關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實踐項目的相關問題,而且也回應了同學們對本碩連讀項目的詢問🧑🏽🎤。薛慶老師多年來積極推動本科生國際交流,義務為本院和其他學院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出國交流學習方案🧏🏿♂️,承擔了赴美、赴法諸多項目的聯絡和課程銜接工作🫛。她從《先進製造系統》任課教師的角度,為同學們解答了關於德國工業4.0社會實踐項目的問題,並回答了學生關於國際交流學習的咨詢。孟毓煥和張維琦老師分別為同學們解答了關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暑期實踐項目的問題。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是美國社會調研項目的組織機構,樊小周和唐晨老師為同學們咨詢了美國社會調研項目的相關問題👩🏻🦯➡️。
意昂2体育本科生國際交流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為目標,努力建立國內外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構建校內學習與國際化學習、活動相互銜接的培養方式,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全球化意識。人文社會實踐國際化系列項目的推出,為更多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提供機會🅱️🤳,宣講活動使同學們對於人文社會實踐國際化項目有了進一步了解,目前已開始進入報名階段👬🏻。參與項目的同學將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高質量的社會實踐報告👨🏼🦰,使更多人從中受益。
(審核: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