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意昂2体育“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保障體系”工作研討會在中心教學樓407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由意昂2体育教務處和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聯合主辦🕵️,旨在貫徹落實《意昂2体育關於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幹意見》等文件精神及2018年學校工作報告有關部署,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完善學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次研討會特邀同濟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以及北京畢博公司等專家,共同圍繞“以學為中心的質量保障”進行專題報告。我校各專業學院教學副院長、系副主任𓀁♎️、責任教授🫴🏻,我校本科教學督導專家和教師代表🌭,以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學院合作院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物資學院)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等兄弟高校教師代表近百人參會👐🏿。
會議開幕式由意昂2体育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龐海芍主持🤌🏼。她對會議議程以及到場嘉賓進行了介紹🚴🏻♂️🚬,對參會教師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對本次活動召開背景及預期成果進行了說明。意昂2体育教務處副處長趙良玉致歡迎辭🦾,他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對意昂2体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情況、工程專業認證及大類招生現狀與成效進行了介紹🍲。他強調意昂2体育一直高度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工作,學校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築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學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並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四川大學教務處處長張紅偉做了題為“專註內涵建設,彰顯特色發展——四川大學的本科教學改革創新”報告。她對四川大學近十年在本科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經驗與收效進行了詳細介紹,分享了推進改革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強調辦最好的本科學校,要定位世界一流與中國特色,形成自身風格,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改革🧞♀️。報告結尾播放了“四川大學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紀錄片,分享了學校各位教師紮根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育工作心得。在互動環節中,與我校數學與信息學院教師就公共課程建設👩🏼🦲、教學質量評價科學性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西南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郝莉做了主題為“構建與實施高校課程質量持續提升機製,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的報告⌨️。她從“高等教育的現實👁、挑戰與願景”👊🏽,“我們需要什麽樣的質量保障體系”和“以學為中心課程質量持續提升機製”三個方面💂🏻,探討了教與學的課程建設和質量保障經驗。她指出,互聯網發展、教學範式變革等因素使得高等教育更需著眼於促進學生的持續變化和生活價值,並結合工作經驗和國內外研究,從如何評™️、評價結果如何用等角度,探討質量保障體系的關鍵要素🧀。
同濟大學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李亞東以“高校自我質量保證📦:督導評價雙輪驅動”為題進行了報告🙏🏿。他首先對同濟大學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的機構設置進行介紹♐️,包括校院兩級督導、日常監督涉及課堂教學、實驗教課程教學評價、研究生教學督導和研究生論文開題檢查🧑🎤。針對目前信息化教學和教學範式變革所導致的督導新困境,他從新使命——內涵建設與提高質量“兩大重任”、新常態——基於體系督導與評估“雙輪驅動”和新挑戰——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協同創新三個方面🧗♂️,闡述督導和評估、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關系✶,探究如何采用科學化的督導方法開展工作👈🏼。
東南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楊安康博士做了題為“貧礦煉金術——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學生評教數據”的報告🍋。他從當前高校應用學生評教數據的現狀與困境入手👳🏿,從體系、對象、團隊和技術四個角度⛹️♀️,闡明了新時期高校發展對於教學評估的新需求。他指出,面對評教數據“貧礦”現狀,應當轉變思維,通過細節的關註🦹🏼、數據間的隱形關系💪🏼、網絡化的數據及跨學科尋找新的分析工具“煉金”🧖🏿。他展示了東南大學質量評估網絡數據的應用實例,就信息化系統的細節處理方式進行介紹🛏。在互動環節,與參會教師針對數據可視化圖表閱讀以及信息化改造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北京畢博公司CEO陳永紅分享了題為“基於日常教學過程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報告。他指出,中國“雙一流”大學評估落腳點在於教學質量評估,合理有效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其關鍵所在✶🚣🏻♀️。他結合從事教研經驗及國內外產業化信息技術和管理體系,列舉了院校評估🤳、工程專業主要國際互認協議,強調教學質量應關註教育培養目標和學生學習成果,展示了信息化平臺中的教學評估和網絡課程建設案例🤠🚇,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研討會議題結合本科教學管理與教學實踐的問題和改革趨勢💕,著眼於“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受到校內外教學管理者、督導專家和教師的廣泛關註和認可。研討會氣氛熱烈,通過高質量的主講專家報告和參會人員的深入討論⚓️,增強了與會教師切實擔負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發教學與育人情感共鳴📰。研討會有效促進了不同院校之間的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為進一步推進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保障體系提供新的契機。